宋微建与熊猫守护人-央视《秘密大改造》
“CCTV-2《秘密大改造》第四季首播视频已上线,此次主人公四川都江堰野生大熊猫保护站站长朱大
“CCTV-2《秘密大改造》第四季首播视频已上线,此次主人公四川都江堰野生大熊猫保护站站长朱大海,设计师宋微建在节目组的安排下,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志愿者与朱大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感慨于朱大海在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奉献,决定用设计解决朱大海对于家庭的后顾之忧,完成他对于老父亲尽孝的心愿……”
缘 起
四川龙池保护站是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偏僻、海拔最高的站点(海拔1800米),该保护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与保护生态环境,以便野生大熊猫在保护区内生存、繁殖。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
保护站位置偏僻,气候多变,常年为雨水天气,不通水电与网络,生活条件及其艰苦。主人公朱大海自2000年从江西来到四川都江堰担任龙池保护站站长后,长期坚守在保护区基层岗位上,20年来风雨无阻,成为了保护站内12只野生大熊猫背后的秘密守护者。
朱大海与同事工作场景
背后的遗憾
朱大海20年的在工作上的默默付出,离不开在背后默默支持了他20年的妻子和家人。但是由于工作原因,他常年在家呆的时间十分短暂,对家庭疏于照顾。
父亲偶尔从江西来家里住也只能在阳台临时搭建床铺;儿子也没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妻子再勤快爱干净,房子收纳空间的严重不足导致杂物摆放成堆,家中家务负担;空间潮湿阴暗不通风,让本就一身风湿病的自己回到家也没办法得到好的休息环境……
朱大海一直想要把年迈的父亲接到身边照顾,但是面对已经十分拥挤杂乱的居住环境,没办法实现这个想法,心里对家人十分愧疚。
设计师宋微建“卧底”与朱大海交谈
改 造 前
建筑现状
外墙是370墙,内承重墙240,厨卫隔墙120。建筑外保温是后加的50厚挤塑板,保温板与墙体粘合不良,空鼓漏风严重,门窗洞口侧没有做保温,冷桥效应明显,保温效果非常不好。
外窗是双层玻璃塑钢移窗,漏风、结露严重;外墙内侧结露发霉。
阳台顶底面无保温层;墙根无地下水气渗透洇潮现象;阳台热量散失严重。
室内现状
房屋位于顶层,原建筑屋顶没有保温层,室内吊顶为平顶,遮住了顶面结构。
城市多雨雾,室内门窗简陋且损坏,密闭性不够,室内潮湿。
地板是PVC材质,遇潮膨胀。
功能布局不合理,家具损坏严重,部分功能设计不合理(厨房操作台面太低)。
用餐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多人用餐。
收纳空间不足。
露台雨棚失修,常年漏雨。
家庭需求
设计师与朱大海妻子交流
增加一间独立的卧室给父亲。
解决房屋潮湿的问题。
增加收纳空间。
为小孩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
扩大用餐空间。
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厨房空间。
隔开厨房与卧室空间(平时油烟会飘过去)。
需要制热效果好的热水器(洗澡的时候要接大盆凉水才有热水)。
设计难点:要在一个空间里加一间房,而不是多一张床、多睡一个人。
方案最终手稿
设 计 理 念
在地化、自然环保、创新性
设计目的:让未来居住在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空间,保持家庭温情基调的同时实现空间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满足这个家里每个人对家、对生活的需求和憧憬。
改造后平面布置图
改造后的空间由原来的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主卧和次卧分别为夫妻房和老人房,增加一间小孩房。
改造后空间图
利用朝南的阳台(2.5m进深),隔出一块独立的房间,还特别按照正常房间的窗扇处理,完全抹去了阳台的感觉。厨房和主次卫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屋面坡顶的高度,加建一个阁楼,作为储藏间使用。原露台进行翻新,增加雨棚遮挡,主要作为晾晒区使用。
设计师与施工方、供应商交流
改 造 后
针对房屋内部潮湿的问题,将门窗全部换为铝合金断桥铝中空玻璃,形成一个室内封闭性空间,同时增加新风口,确保新鲜空气的输入。充分利用坡屋顶上的空间,除客厅外,小孩房、夫妻房、老人房、厨房吊顶均做了局部上升,使空间更具变化和活跃。
客餐厅
客餐厅方案图
客餐厅实景图
客厅和餐厅合二为一,使两个空间相互借用,避免单个空间显得拥挤。客厅因为让出了小部分面积给小孩房,为了避免公共活动区域显得狭小封闭,设计师选择裸顶设计,屋顶增加保温层,既隔热,又满足宽敞明亮的空间需求。
长圆桌
原本的用餐空间需要借道,所以设计师为餐厅专门设计了一款“长圆桌”,正常状态下是小长桌,打开则是圆桌,可容纳8-10人,既满足日常就餐需求,也可满足家庭多人聚餐需求。
摆件
餐厅摆件实景图
设计师精心挑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抽象木制雕塑摆放在餐边柜上,代表着男主人保护熊猫时巡视观察的工作特点。
竹笼灯
竹笼灯灵感来源与设计手稿
“竹笼杩槎”是都江堰的代表符号,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设计师在原竹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并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为客厅设计了一款长3米的竹编可调光吊灯,美观与实用价值兼顾。
靠垫
植物靠垫设计手稿与配色
参照都江堰特有的植物设计了一系列抱枕图案,选择设计师家乡苏州的传统丝绸和刺绣工艺,为主人家设计了一组独一无二的丝绵抱枕。
靠垫细节
守望龙溪

客厅沙发与装饰画
客厅沙发后的装饰画则是设计师邀请朋友孙君老师(中国著名的环保志愿者),为男主人画了一副憨厚可掬的熊猫图,上有题字:守望龙溪。
主卧
主卧实景图
室内装修陈设部分切合男主人自然保护的工作性质以及他的环保主张,地面主要使用实木地板、瓷砖,墙面及窗帘布艺全部使用环保材料。主卧的床靠板、客厅的茶几以及卫生间的梳妆镜下下搁板,均使用随形的原生态木板。
主卧色调变化
儿子房
儿子房实景图
藏蓝色的软木墙裙特色鲜明,与客餐厅、夫妻房的自然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半墙的书架满足了学习的使用需求,充足的光照最先从室外照入这里,独立的书桌、独立的衣橱,这里是独属于小孩的自由空间。
儿子房实景图
房内的两个结构柱,设计师则利用衣柜的设计将其包裹在内,隔出了四个独立的衣柜和鞋柜。男主人作为野生大熊猫的守护者,一家人都对熊猫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设计师专门采购了一组不同大小的丹麦眯眼熊猫玩偶,委托中国传统植物染手工艺人梅子,对玩偶进行重新染制并摆放在小孩房内。
设计师为小孩展示软木墙功能
老人房
老人房实景图
落地窗前留有充足的空间作为小阳台使用,摆放一张休闲沙发,充足的阳光照射进来,尽享休闲时光。隔墙式的橱柜增加更多的储物空间。
卫生间
卫生间实景图
卫生间台盆后的整面墙则是设计师请马可波罗瓷砖博物馆的瓷画艺术家,专门雕刻了一副白描竹林图。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抽、排气设备,配置带烘干功能的毛巾架,加快水汽的蒸发。
厨房
厨房实景图二
将小阳台纳入厨房使用空间,重新设计橱柜,增大收纳与置物空间。
一层玄关、二层阁楼收纳
二层阁楼书架实景图
入口玄关柜设计师根据都江堰多雨雾的天气专门设置了悬挂雨伞的空间。
改造方案增加了一个11m³阁楼储物间,比需求量多出5m³空间,占需求量的50%。新增加的收纳空间是原来的1.5倍,整个空间中设计师将收纳空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入户门公共的收纳柜,不进入衣柜的常用的物品都可以放在这里;第二个层面是每个房间独立的衣柜,放置常用的、季节性的物品;第三层面是阁楼储藏室的柜子,家里不常用的、过季的衣服、鞋子、杂物都可以整理收纳在这里。
收纳空间展示
朱 大 海 一 家 感 动 收 房
收房后入住体验
* 本文摄影来源:404NF STUDIO、宋微建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理事
清华大学国家乡村振兴课题组专家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宋微建工作室主持
微建设计创始人
上海农道创始人、设计总监
2018中国设计年度人物
两届获选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
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
中国十佳酒店设计师
1989-2019中国室内设计30年卓越室内建筑师
80年代开始从事设计,创作系列“新江南形式语言”特色、影响深远的空间作品。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志愿者身份投入灾后重建,开始投入乡村规划设计与传统乡村修复性规划,同时投入清华大学公益基金“清农学堂”乡村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先后在人民大学,半汤乡学院,全国各地举办乡村建设人才培训,力推人才振兴与教育振兴之路。坚持平民教育,崇尚“活化传统,晴耕雨读”的中国人生活观。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与发展,构建了微建空间设计的田园观念——传承东方文化的精髓,营造适合当代人生活的具有东方人文关怀的空间。